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渐减心情身老大,久乖谈笑路西东。
雀罗门巷黄昏后,花落庭芜白露中。
薄宦各东西,往还车马绝。
岂唯长抱疾,亦未见新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心情逐渐减退,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在道路的西东两边独自徘徊,少了往日的谈笑风生,黄昏时分,我的门前冷清得连雀鸟都不愿停留,庭院中的花草在白露的浸润下渐渐凋零,官职卑微,我们各自东西奔走,往来的车马稀少得几乎断绝,我不仅长期抱病在身,也未能取得新的成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晚年闲居时的孤独与无奈,首联“渐减心情身老大,久乖谈笑路西东”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心情逐渐减退,以及长久以来缺少朋友的谈笑陪伴,颔联“雀罗门巷黄昏后,花落庭芜白露中”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冷清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官职卑微、往来稀少以及长期抱病、未能取得新成就的无奈与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白居易晚年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诗人通过描绘冷清的门巷、凋零的花草等自然景象,巧妙地烘托出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诗人也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的波折,在长期的漂泊和动荡中,他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这首诗正是他在闲居期间,面对孤独与无奈时的一种内心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变化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