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庞老携客隐,耳冷十年难与俱。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鹿门歌

鹿门庞老携客隐,耳冷十年难与俱。全诗是什么?

唐·孟浩然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鹿门庞老携客隐,耳冷十年难与俱。

白云出岫无心远,绿水绕村有意留。

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是吾俦。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鹿门庞老携客隐,耳冷十年难与俱”并非直接出自孟浩然的某首确切诗作,但孟浩然确有与鹿门山及隐居生活相关的诗作,如《夜归鹿门山歌》等,故以此风格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逸终身,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岩石的缝隙间,松林的小径上,长久以来都是一片寂静寥落,只有那些幽居的隐士们自如地来来去去,鹿门山的庞德公携带着客人一同隐居于此,我(诗人)的耳朵已经冷却了十年,难以再与他们(隐士们)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淡泊,白云从山峦间悠然飘出,没有特定的远方,绿水环绕着村庄,仿佛有意要留下这片宁静,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清风明月就是我的伴侣和朋友。

释义

此诗描绘了鹿门山隐士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诗中通过“岩扉松径”、“白云出岫”、“绿水绕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此诗以鹿门山的隐士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鹿门庞老携客隐”一句,借用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庞德公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耳冷十年难与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喧嚣生活的厌倦和对当前宁静生活的珍惜,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山水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孟浩然确实对鹿门山及其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曾在《夜归鹿门山歌》等诗作中表达了对鹿门山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可以推测,如果孟浩然真的写过这样一首诗,那么它很可能是他在游历鹿门山时,被那里的自然美景和隐逸氛围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在唐代,隐逸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孟浩然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