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远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别后相思几断肠,寒灯独坐夜初长。
剩作新诗频寄我,天涯时对两眉开。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便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自从离别之后,相思之情几乎让我肝肠寸断,夜晚独自坐在寒冷的灯光下,觉得夜是如此漫长,你总是频繁地写下新诗寄给我,让我在天涯海角的孤独时刻,也能因你的诗句而眉头舒展,心生欢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收到友人书信时的喜悦之情,首句“别后相思几断肠”直接点出离别后的相思之苦;次句“寒灯独坐夜初长”通过描绘孤独夜晚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与思念;第三句“剩作新诗频寄我”说明友人频繁寄来新诗,给予诗人精神上的慰藉;末句“天涯时对两眉开”则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诗作时的喜悦心情,即使身处天涯,也能因友人的关怀而心生欢喜。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首联和颔联以“相思”和“寒灯”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友人的“新诗”和诗人的“两眉开”,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力量,使得全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自然流畅,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生活贫困,但他性格开朗,善于交友,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与某位友人分别后,因思念之情难以排解,而写下的一首抒发情感的诗作,在收到友人的新诗后,他深感欣慰,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景仁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珍惜友情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