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
(注:“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这两句并非贾岛《题李凝幽居》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创意性融入,以展现一个完整的解析过程。)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善于雕琢字句,追求语言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贾岛一生仕途不顺,但诗名远播,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创意性融入的两句)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相伴,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田野的景色便分列两边,搬动石头,云根也随之晃动,我暂时离开此地还会再来,正是因为那微薄的官禄让我羞于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所以不要叹息三江的阻隔像郑虔那样四处奔波。
释义
正缘五斗羞陶令:意指诗人虽向往隐逸生活,但因生活所需(五斗米,古代官员的俸禄),不得不屈就于官场,内心对此感到羞愧,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高洁相比,自感不如。
莫叹三江阻郑虔:郑虔是唐代另一位诗人,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所有为生计奔波的文人,三江阻隔,象征仕途或生活的艰难,诗人劝慰自己或他人,不要因这些困难而叹息,应勇敢面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宁静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两句,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自由与宁静,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与挑战,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脱俗之外,又增添了几分深沉与厚重。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可能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但又因生计所迫,无法完全摆脱官场的束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李凝幽居美景的赞美,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两句,更是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自我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