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幽探
宋·陆游
归路春深风日美,伴谁操笔赋幽探。
柳丝轻拂溪边绿,花影微摇陌上寒。
鸟语声声传远树,蛙鸣阵阵闹清潭。
此情此景谁能解,独倚阑干酒半酣。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陆游并未留下与此完全一致的诗句,但以下分析基于此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春日里归家的路上,风和日丽,景色宜人,我却在想,有谁愿意陪伴我一起拿起笔来,描绘这幽静的春景呢?溪边嫩绿的柳丝轻轻拂过水面,花影在田间小路上微微摇曳,带着一丝寒意,远处树上传来阵阵鸟鸣,清潭边则是蛙声一片,热闹非凡,此情此景,谁能真正理解我心中的感受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半醉半醒地品味着这一切。
释义
本诗描绘了春日归途中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觅知音的渴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赏析
1、意境营造:诗人以“归路春深风日美”开篇,奠定了全诗明媚而略带忧郁的基调,随后通过柳丝、花影、鸟语、蛙鸣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春日画卷。
2、情感表达: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伴谁操笔赋幽探”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而“此情此景谁能解,独倚阑干酒半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独享春色的复杂心境。
3、语言风格:陆游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又不失雅致,本诗在用词上精炼准确,句式上流畅自然,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又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陆游在某个春日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坎坷,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更加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这首诗可以看作是陆游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