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居
唐·元稹
小儿造物巧相戏,才得新衣便故穿。
高轩暖帐鸳鸯被,穷鬼逐人殊未休。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孩子们仿佛是天生的造物主,巧妙地相互嬉戏,刚得到的新衣服,转眼间就被他们故意弄破,尽管家中有着温暖的房间、华丽的床榻和鸳鸯绣被,但贫穷的阴影却像鬼魅一样,紧紧追逐着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孩子们对新衣物的破坏行为,以及家中虽然有着温暖的物质条件但贫穷感依然挥之不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无奈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受,首句“小儿造物巧相戏”,以孩子们的嬉戏行为作为切入点,既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又暗示了贫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次句“才得新衣便故穿”,进一步强调了贫困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即使得到新衣物,也难以长久保持,后两句“高轩暖帐鸳鸯被,穷鬼逐人殊未休”,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物质条件的优越与贫困感的挥之不去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稹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元稹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生活也时常陷入贫困之中,这首诗正是他在贫困生活中对贫困的深刻体验和无奈感慨的抒发,通过描绘孩子们对新衣物的破坏行为以及家中虽然有着温暖的物质条件但贫穷感依然挥之不去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