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金鸡峰

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全诗是什么?

唐·王勃

峭壁连云际,飞峰出半天。

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骈文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早年因才名远播而备受瞩目,但后来因卷入一场宫廷斗争而被贬谪,最终在渡海时溺水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译文

峭壁高耸入云,山峰仿佛飞出了半天之外。

(我)一心想要衔取天上的金鸡粟(象征高远的志向),不要去理会人间的那些对我翻白眼的人(即世俗的偏见和冷漠)。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鸡峰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追求高远志向、不畏世俗偏见的坚定信念,首句“峭壁连云际,飞峰出半天”描绘了山峰的险峻和高耸,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次句“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态度,即追求高远的目标,不畏惧世俗的偏见和冷漠。

赏析

这首诗以金鸡峰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王勃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峭壁连云际,飞峰出半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诗人追求高远志向的决心和勇气,而“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的表述,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不畏世俗偏见、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勃的个人经历有关,王勃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但一生却颇为坎坷,他早年因才名远播而备受瞩目,但后来因卷入宫廷斗争而被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勃可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世俗的偏见和冷漠,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借金鸡峰之景,抒发了自己追求高远志向、不畏世俗偏见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勃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