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和王郎中召看牡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唐·钱起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汉家天子今神武,
肯放香魂一夜颓?
鸟惊风过若无意,
云起雪飞空满蹊。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司勋,钱起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译文
京城的大路上人来人往,尘土飞扬,人们纷纷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长安后栽种的,如今皇上英明神武,怎能让牡丹花魂在一夜之间凋零呢?风吹过,鸟儿惊飞,仿佛是无心之举;云彩升起,雪花纷飞,落满了小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赏花盛况和玄都观桃花的繁茂,以及牡丹花的坚韧不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两句,以自然景象暗喻世事变迁,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淡然。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前两句通过“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描绘了京城赏花的热闹场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通过“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暗指朝政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后两句“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幻无常,隐喻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表现出诗人的一种超脱与淡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应和王郎中召看牡丹而作,当时,钱起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或人生低谷,对朝政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通过描绘赏花盛况和牡丹花的坚韧不屈,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与淡然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这两句诗在描绘自然景象方面非常生动,但在原诗中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紧密相连的,在赏析这两句诗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语境中进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