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诧平原倾食客,鲁连犹蹈海滨还。的释义

诗词原文

鲁连台

虽诧平原倾食客,鲁连犹蹈海滨还。的释义

唐·胡曾

一笑聊因楚使来,

竟令东去复西回。

虽诧平原倾食客,

鲁连犹蹈海滨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晚唐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胡曾的咏史诗在唐代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译文

因为楚国的使者前来拜访,鲁仲连(鲁连)只是一笑置之,却竟然让平原君的使者东去而复又西回,虽然平原君对食客们倾尽心力,但鲁仲连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毅然决然地蹈海而去,回到了海滨。

释义

一笑聊因楚使来:鲁仲连因楚国的使者来访而一笑置之,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

竟令东去复西回:平原君的使者因鲁仲连的态度而东去又西回,暗示了鲁仲连的影响力。

虽诧平原倾食客:虽然平原君对食客们倾尽心力,表现出他的好客与慷慨。

鲁连犹蹈海滨还:但鲁仲连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选择离开,回到了海滨,表现出他的高洁与独立。

赏析

这首诗以鲁仲连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比平原君与鲁仲连的不同态度,展现了鲁仲连的高尚品质,平原君倾尽心力对待食客,而鲁仲连却不为名利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毅然决然地离开,这种对比突出了鲁仲连的独立与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鲁仲连的敬仰与赞美。

诗中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一笑”、“东去复西回”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鲁仲连的淡泊名利与平原君的慷慨好客,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即真正的智者不为名利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信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士人往往面临名利与原则的抉择,胡曾通过咏史的方式,借鲁仲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士人应有的品质与态度的看法,他赞美鲁仲连的独立与高洁,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应有的坚守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胡曾对晚唐时期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