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献赋接群贤,上国知名独累年。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献令狐相公

黄门献赋接群贤,上国知名独累年。出自哪首诗?

唐·李频

岩居僧入定,台阁相多年。

黄门献赋接群贤,上国知名独累年。

春榜几回开桂苑,晓风依旧拂榆钱。

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代晚期诗人,大中八年(854年)进士,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等职,后任都官员外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李频在唐代文坛上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显赫,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居住在山洞中的僧人已入定,而您(令狐相公)在朝廷中已位居高官多年,您曾以黄门侍郎的身份向皇帝献赋,与众多贤才交往密切,但在京城中独自享有盛名也已多年,春天的科举榜单多次在桂苑中揭晓,而清晨的微风依旧轻拂着榆钱(象征时光流逝),或许只有在清静的夜晚,您的梦境才能与老朋友相连。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岩居僧人的静谧生活与令狐相公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令狐相公才华与地位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友情难续的感慨,诗中“黄门献赋接群贤”一句,特别突出了令狐相公在文学与政治上的双重成就。

赏析

1、意象生动:诗中“岩居僧入定”与“台阁相多年”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静谧后者繁华,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2、情感真挚:诗人对令狐相公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通过“黄门献赋接群贤”等句,展现了令狐相公的文学造诣与广泛的人脉。

3、寓意深刻:“春榜几回开桂苑,晓风依旧拂榆钱”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4、结尾含蓄:以“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连”作结,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频在仕途不顺或远离京城时所作,通过对令狐相公的赞美与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令狐相公作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其才华与地位自然成为李频心中的楷模,在诗中,李频既表达了对令狐相公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友情及仕途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