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归阻雪
唐·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
就日稍欣南极永,观云尚恨帝乡遥。
谁怜迷津客,空余度岁年。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孟浩然一生未入仕,多游山水,诗风自然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作者简介
孟浩然生于盛唐时期,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不顺,以布衣终身,他性格耿介不随流俗,四十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然并未得到重用,后归隐襄阳,孟浩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趣,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绝句尤为擅胜。
译文
我滞留在宛许之地,日夜盼望着回到京城洛阳,旷野茫茫无边,我的家乡山峦在何处可见?孤烟在村庄边升起,归雁向天边飞去,积雪覆盖了平原,饥饿的雄鹰在捕捉寒兔,我年轻时热衷于文学,专注于诗文创作,多次应试不第,以十上而耻还家,在归路上徘徊不定,随着太阳升起,我稍微感到南极星(象征长寿和吉祥)的永恒之光带来的欣慰,但仰望云彩,仍然怨恨帝乡(京城)的遥远,谁同情我这迷途的旅人,只能白白度过这些岁月。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孟浩然南归途中因雪受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境遇,抒发了作者的复杂情感。
赏析
“就日稍欣南极永,观云尚恨帝乡遥”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前句以“就日”象征接近光明和希望,南极永则暗含长寿和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仍不失乐观和希望的态度;后句以“观云”象征遥望远方,帝乡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京城(即仕途)的向往和未能达成的遗憾,这两句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孟浩然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当时士人普遍面临的仕途困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仕途不顺、南归受阻的背景下,孟浩然一生未入仕,多次应试不第,晚年归隐襄阳,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南归途中,因雪受阻,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中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也反映了他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遗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境遇,孟浩然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复杂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他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