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风雨夕忆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林端啼鴂风雨夕,异方相忆空酸辛。
梦回江渚生春草,愁对灯花忆故人。
万里山川无雁字,十年人事有尘痕。
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风格上模拟了其深情而含蓄的特点。)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林中的杜鹃鸟啼声哀切,身处异乡的我,思念着远方的你,心中充满了酸楚与辛劳,梦中回到那江边的小洲,春草萋萋,醒来却只能对着灯花,思念着故人的容颜,万里之外的山川之间,没有鸿雁传来你的消息,十年的人事变迁,只留下一层层尘埃般的记忆,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聚,共剪西窗的烛花,一起回忆那巴山夜雨中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之夜杜鹃的啼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林端啼鴂风雨夕”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异方相忆空酸辛”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的沉重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之夜为背景,通过杜鹃的啼声、灯花的摇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时间的跨度,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和无尽的思念,诗中的“万里山川无雁字”和“十年人事有尘痕”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模拟)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独自面对孤独与寂寞,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回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