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初新柳带长,宿烟清露湿朝阳。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早春即景

草色初新柳带长,宿烟清露湿朝阳。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草色初新柳带长,宿烟清露湿朝阳。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早春时节,嫩绿的草色刚刚显露,柳枝细长低垂,仿佛带着无尽的春意,夜晚残留的烟雾和清晨的露水,使得初升的太阳都显得湿润而清新,庭院前不时吹来东风,那千万条杨柳枝条,都随风向西摇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清新景象,通过“草色初新”和“柳带长”两个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宿烟和清露的描绘,则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清新感,使得朝阳也显得格外柔和,后两句通过东风和杨柳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韦庄的这首《早春即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自然风光,充满了生机与希望,首句“草色初新柳带长”以草色和柳枝为切入点,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次句“宿烟清露湿朝阳”则通过烟雾和露水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后两句则通过东风和杨柳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早春写景诗。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的诗歌却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早春即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早春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诗歌中常见的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原诗中后两句“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与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不直接相关,但它们是整首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这首描绘早春景象的佳作,在赏析和解读时,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欣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