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自无金骨凌风相,心愧仙翁度世方。
(注:“自无金骨凌风相,心愧仙翁度世方”这两句并非贾岛《寻隐者不遇》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扩展版本中,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原诗仅前四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在僧寺中度过,因此他的诗作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言律诗,以刻画精巧、意境幽深著称,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体现了其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
译文
(原诗前四句)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扩展句)“我自己没有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相貌,心中深感愧对仙人给予的度世良方。”
释义
原诗通过描述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的情景,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扩展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自我反省的情感,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或能力接受仙人的度化,心中充满愧疚。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原诗前四句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巧妙地勾勒出了隐者生活的神秘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文化的敬仰和向往,扩展句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得以展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渴望通过寻找隐者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隐者的行踪不定、难以寻觅,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扩展句中的“自无金骨凌风相,心愧仙翁度世方”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深刻反思和自责,表达了他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