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文石献莱
唐·李峤
麻侯昔为莱子国,海滨渔人献文石。
石纹如画水如烟,万古千秋色不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峤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峤,字巨山,唐代文学家、诗人,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同时也有不少咏物诗传世。
译文
麻侯曾经统治着莱子国这片土地,海边的渔人向他献上了一块带有纹理的奇石,这块石头的纹理如同画卷上的山水,色泽如烟波般朦胧,历经万古千秋,其颜色依然不变。
释义
“麻侯昔为莱子国”:麻侯,指古代莱子国的统治者,莱子国,古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山东境内。“海滨渔人献文石”:海滨的渔人向统治者献上了一块带有纹理的奇石。“石纹如画水如烟”:形容石头的纹理如同画卷上的山水,色泽如烟波般朦胧。“万古千秋色不变”:强调这块奇石历经久远的时间,其颜色依然保持不变。
赏析
这首诗以“文石献莱”为题,通过描绘渔人向统治者献上奇石这一场景,展现了莱子国海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诗中“石纹如画水如烟”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奇石的纹理和色泽,给人以美的享受。“万古千秋色不变”一句,则强调了奇石历经久远时间依然保持不变的品质,寓意着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的精神,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有对人文精神的颂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峤在莱子国或附近地区的游历经历有关,在游历过程中,他或许亲眼目睹了渔人向统治者献上奇石这一场景,被其深深吸引,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描绘莱子国海滨风光和人文风情的佳作,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李峤对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精神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