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外群山如画图,轻烟残雪入荆吴。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江外群山如画图,轻烟残雪入荆吴。上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江外群山如画图,轻烟残雪入荆吴。

孤舟夜泊东游客,笛声愁绝暗风疏。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江外的群山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淡淡的烟雾和残留的雪花飘入了荆楚和吴地,我独自乘着孤舟在夜晚停泊,作为一个东游的旅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那笛声充满了哀愁,似乎在暗风中更加稀疏而凄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江上,远眺群山如画,近观轻烟残雪,耳畔又传来凄清的笛声,勾画出一幅孤寂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首句“江外群山如画图”以画喻景,形象地描绘了江外群山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次句“轻烟残雪入荆吴”则通过“轻烟”和“残雪”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朦胧与清冷,同时点明了诗人的行程方向,后两句“孤舟夜泊东游客,笛声愁绝暗风疏”则转而写人,通过“孤舟”、“夜泊”、“东游客”等词语,刻画了诗人的孤独形象,而“笛声愁绝暗风疏”则以声衬情,将诗人的哀愁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在晚唐时期游历江南时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漂泊无依,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哀愁,在夜泊江上之时,诗人远眺群山如画,近观轻烟残雪,耳畔又传来凄清的笛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之情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