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素披黄成语的拼音是"wò sù pī huáng"。
1、握素披黄的拼音:
wò sù pī huáng
2、握素披黄的释义:
握素披黄原指手执书写在素绢和黄纸上的经典文献,后用来形容勤奋读书或写作,也形容文人雅士的儒雅风范和学识渊博,素,指白色的生绢;黄,指黄色的纸张,古代常用以书写经典。
3、握素披黄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独坐以鸣琴,门徒三千,达者七十二,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自兹以降,聿衰世矣,史臣去古未远,感《坟》《索》之遗芳,握素披黄,吟咏馀芳。”
4、握素披黄的例句:
他日夜握素披黄,终于写出了这部学术巨著,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5、握素披黄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人勤奋读书或写作的状态。
6、握素披黄的示例:
古代文人墨客,常握素披黄,沉浸在书海之中,以求学问之道。
7、握素披黄的近义词:
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勤学苦练等,都形容人非常勤奋地学习或工作。
8、握素披黄的反义词: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学无术等,都形容人不勤奋,没有进取心。
解释和示例均基于成语“握素披黄”的传统含义和用法,实际应用时可能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