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游行
唐·韦应物
紫陌千红拂面来,三辅衣冠献谣俗。
五陵豪侠壮规模,万井笙歌醉歌舞。
雕鞍绣毂填香陌,宝马金鞍照玉路。
春色满城花满树,帝乡春色自朝暮。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紫色的道路上,千朵红花迎面拂来,三辅地区的官员和士人纷纷献上歌谣和风俗,五陵地区的豪侠之士,他们的气概和规模都显得如此壮观,万井之中,笙歌四起,人们沉醉在歌舞之中,雕鞍绣毂填满了香气四溢的道路,宝马金鞍在阳光下照耀着如玉般的路面,春色满城,树上开满了花朵,帝乡的春色从早到晚都如此美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都城长安繁华热闹的游行景象,首句“紫陌千红拂面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三辅衣冠献谣俗”描绘了官员和士人参与游行的情景,他们献上歌谣和风俗,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而“五陵豪侠壮规模”则突出了豪侠之士的壮观气派;后几句则通过描绘道路上车水马龙、笙歌醉舞的盛况,以及满城春色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游行的热闹和长安的繁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长安的游行盛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诗人通过描绘官员、士人、豪侠等不同阶层的人物,以及他们参与游行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长安的繁华景象,诗人还通过对道路、车辆、景色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在长安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有关,作为一位出身贵族世家的诗人,韦应物对长安的繁华和热闹有着深刻的感受,在唐代,长安作为都城,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各种社会活动的聚集地,游行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不仅展示了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的欢乐和期待,韦应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长安繁华景象的赞美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