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田园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重寻荒径忆五柳,因咏东篱憩茅屋。
秋菊盈篱香满袖,归云出岫伴人独。
闲来把酒对斜阳,兴至挥毫赋风物。
此中真意谁能解,梦绕田园心自足。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一些更著名的唐代诗人。
译文
重新踏上荒芜的小径,回想起五柳先生的田园生活,于是吟咏起东篱下休憩于茅屋的情景,秋天的菊花开满了篱笆,香气盈袖,归去的云彩从山峦间飘出,陪伴着我独自闲坐,闲暇时,我举起酒杯对着斜阳畅饮,兴致来时,挥毫泼墨描绘这田园风光,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的梦一直萦绕在田园之上,内心感到无比满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重访荒径、回忆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东篱”、“秋菊”等意象,都是对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的化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诗人也通过“归云出岫”、“把酒对斜阳”等画面,展现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荒径、茅屋、秋菊、归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此中真意谁能解”一句,既是对自己心境的抒发,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李中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到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于是向往起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种情感在晚唐至五代的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