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挂朝冠息故园,国人同叹仲翁贤。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怀古

老挂朝冠息故园,国人同叹仲翁贤。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李文渊

老挂朝冠息故园,国人同叹仲翁贤。

青山有幸埋忠骨,绿水长流映德篇。

岁月悠悠情未改,风云变幻志犹坚。

千秋万代留佳话,一片丹心照汗青。

作者简介

李文渊,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才华横溢、诗作颇丰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年迈时辞去官职回到故乡的园林,全国人民都感叹这位仲翁的贤德,青山有幸能够埋葬忠臣的遗骨,绿水长流映照着他的德行篇章,岁月流转,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未曾改变;风云变幻,但他的志向依然坚定,千秋万代之后,他仍然留下美好的名声,一片赤诚之心照耀着历史的长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迈辞官归隐的贤人形象,表达了对忠臣贤士的敬仰与怀念,首句“老挂朝冠息故园”点明主题,即诗人辞官归隐;次句“国人同叹仲翁贤”则进一步强调其贤德之名,深受人民敬仰,后两句通过青山绿水、岁月风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对忠臣贤士永恒价值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忠臣贤士的深深敬仰与怀念,通过描绘青山绿水、岁月风云等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烘托出仲翁的忠贞不渝与高尚品德,诗人也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忠臣贤士的期盼与呼唤,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清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对忠臣贤士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担忧,通过描绘仲翁的形象,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认识与评价。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