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旧比甘棠树,刻石今成岘首碑。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游岘山

种花旧比甘棠树,刻石今成岘首碑。出自哪首诗?

唐·孟浩然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知清泉里,偶坐白云遥。

种花旧比甘棠树,刻石今成岘首碑。

向夕垂杨散,微风度陇愁。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89年,卒于公元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风格自然清新,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怀。

作者简介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不顺,以隐士终身,他的一生经历简单,诗歌成就却颇高,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译文

站在岘山的石壁之上远望松寥山,它高高地耸立在碧空之中。

哪里知道在这清澈的泉水边,我曾偶然与白云一同静坐。

过去种下的花如今已长成甘棠树一般茂盛,而此刻刻下的石碑已成为了岘首的纪念。

傍晚时分垂柳的枝条渐渐散开,微风拂过山陇,带来一丝淡淡的哀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孟浩然游览岘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远望松寥山的景象,次联写自己在清泉边与白云相伴的闲适生活,颈联通过对比“种花”与“甘棠树”,“刻石”与“岘首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尾联则以傍晚的垂柳和微风中的哀愁作结,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岘山的美丽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种花旧比甘棠树,刻石今成岘首碑”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孟浩然一生未入仕途,多游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岘山时所作,岘山位于湖北襄阳,是孟浩然的故乡附近的一座名山,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被岘山的美丽风光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