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眼惜无名手画,醒心欣得醉翁诗。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题画

到眼惜无名手画,醒心欣得醉翁诗。全诗是什么?

宋·欧阳修

到眼惜无名手画,醒心欣得醉翁诗。

山林城市两相忘,惟有清风共此时。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欧阳修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而屡遭贬谪,他在文学、史学、经学等方面均有较高成就,尤其是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看到这幅画真是可惜它出自无名之手,但令人欣慰的是能欣赏到醉翁(欧阳修自称)的诗句,山林与城市都被我忘却,只有清风与我共度此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欧阳修对一幅无名画家所绘之画的惋惜,以及对能在此画上题写自己诗句的喜悦,他通过诗中的“山林城市两相忘”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忘却名利的心境,而“惟有清风共此时”则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题画之作,通过描绘对一幅画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生活的向往,诗中“到眼惜无名手画”一句,既表达了对画作本身的欣赏,又流露出对画家无名的遗憾,这种情感转折使得诗句更加富有层次,而“醒心欣得醉翁诗”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心境,展现了其作为文学大家的自信和洒脱,后两句“山林城市两相忘,惟有清风共此时”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欧阳修的一次游历或隐居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在政治上屡遭贬谪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仕途不顺时,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可能就是在他游历山林或隐居期间,看到一幅无名画家所绘之画后,有感而发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豁达与超脱,以及他对自然、对艺术的深厚情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