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阳关曲
唐·王维
故人却出阳关见,愁问行云奈若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故人却出阳关见,愁问行云奈若何”这两句并非王维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特此创作了一个融合了王维风格的假设性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王维著名的《使至塞上》一诗中,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解析框架,原诗《使至塞上》前四句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后四句如上所示。)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老朋友在阳关之外意外重逢,满心愁绪地问着天空中飘过的行云,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假设性片段)
广袤的大漠上,一缕孤烟笔直地升起,长长的黄河尽头,落日显得格外圆润。
在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释义
“故人却出阳关见,愁问行云奈若何”表达了诗人在边疆意外遇见故人的惊喜与随即而来的对未知命运的忧虑和迷茫,以“行云”为喻,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人生道路和难以预料的未来。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疆重逢的动人画面,诗人通过“故人”与“行云”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也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而神秘的边疆之地。
创作背景
虽然“故人却出阳关见,愁问行云奈若何”这两句是假设性的创作,但我们可以将其融入王维的生平背景中进行解读,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边疆,对边疆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假设性片段)可能正是他在边疆任职期间,面对茫茫大漠、孤独人生时的内心写照,表达了他对人生、对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也反映了唐代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