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根擢秀皆寻常,得地翻宜帝王侧。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咏松

结根擢秀皆寻常,得地翻宜帝王侧。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郁郁苍苍映碧天,

结根擢秀皆寻常。

风霜凛冽浑无惧,

得地翻宜帝王侧。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尤善五言诗,与苏味道并称“苏李”,是唐代前期著名的宫廷诗人之一,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译文

郁郁葱葱的松树高耸入云,映照着碧蓝的天空。

它的根扎得深,枝干挺拔秀丽,这在自然界中本是寻常之景。

即便面对风霜凛冽的严酷环境,它也毫无畏惧。

一旦得到合适的土地,它便能茁壮成长,甚至适宜陪伴在帝王身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松树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精神的赞美,首句“郁郁苍苍映碧天”描绘了松树的茂盛与高大;次句“结根擢秀皆寻常”指出松树扎根深厚、挺拔秀丽的特质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但正是这种平凡中的不凡,体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第三句“风霜凛冽浑无惧”进一步强调了松树面对恶劣环境的无畏精神;末句“得地翻宜帝王侧”则通过比喻,暗示松树若得良机,亦能成为帝王身边的栋梁之才。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题材,通过对其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绘,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松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松树的魅力,诗人也借松树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坚韧、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峤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宫廷诗人,李峤在仕途上经历了不少波折和考验,他通过描绘松树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上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信念和追求,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诗人也可能借此寓意对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