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中天下工,密移山水入号钟。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水琴

三百年中天下工,密移山水入号钟。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中

三百年中天下工,

密移山水入号钟。

人间几处听不足,

玉指冰弦泻碧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末至五代初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响亮,但在当时也有一定的文学地位,作品被后人收录在《全唐诗》中。

译文

在过去的三百年里,天下的能工巧匠们,

巧妙地将山水之美融入到了号钟琴中。

人世间有多少地方能听到这样美妙的琴声而听不够,

那玉指轻拨冰弦,如同碧水从天空中倾泻而下。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古代能工巧匠将自然山水之美融入乐器(号钟琴)中的精湛技艺,以及琴声的美妙动人,首句“三百年中天下工”强调了这种技艺的历史悠久和广泛传承;次句“密移山水入号钟”则具体描述了技艺的精湛,将山水之美巧妙地融入琴声之中;后两句则通过“人间几处听不足”和“玉指冰弦泻碧空”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琴声的美妙和动人心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琴声的美妙,诗人通过“三百年中天下工”一句,既强调了技艺的历史悠久,又暗示了这种技艺的广泛传承和认可,而“密移山水入号钟”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山水之美与琴声之美相结合,使得琴声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境,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进一步突出了琴声的美妙和动人心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有关,在唐代,音乐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乐器和乐曲层出不穷,诗人可能是在欣赏或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和感动,从而写下了这首赞美古代能工巧匠和美妙琴声的诗,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音乐和艺术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的“号钟”是古代的一种名琴,但关于“三百年中天下工”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具体所指可能已无法考证,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