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漏
唐·韦庄
燕识玉箱来自早,漏随宫线报还迟。
禁城春色晓寒外,禁漏丁丁天未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曾任前蜀宰相,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词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他的诗词多描写闺情离愁和个人遭遇,情感细腻,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燕子早早地识别出装饰精美的玉箱(可能指宫中的某种信物或装饰),而宫中的漏刻(古代计时器)却随着宫线的移动,报告时间时显得有些迟缓,禁城中的春色在清晨的寒意中悄然展现,而宫中的漏声丁丁作响,天色还未完全明亮。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中的景象和时间的流逝,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宁静与秩序,首句“燕识玉箱来自早”以燕子识别玉箱为引子,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精致与规律;次句“漏随宫线报还迟”则通过漏刻的迟缓,反衬出宫廷生活的宁静与从容,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禁城春色的美丽与清晨的宁静,以及漏声在空旷的宫廷中回荡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燕子、玉箱、漏刻等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宫廷世界,诗中既有对宫廷精致生活的赞美,也有对清晨宁静时光的珍视,诗人还通过漏声的迟缓与春色的美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与五代十国的纷争,在这首诗中,他并没有直接描绘战乱与动荡,而是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宫廷早晨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这可能与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有关,也可能是他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向往,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宫廷生活与韦庄个人情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