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先秦时期的《卫风·淇奥》,作者是佚名(即作者不详,归于无名氏),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作者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卫风·淇奥》是其中的一篇,作者佚名,即作者姓名已无从考证,归于无名氏。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威严凛凛人敬仰,高雅先生真君子,心中思念永不忘。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上镶玉珌,晶莹如珠耀人眼,庄严啊,豁达啊,超群啊,威严啊,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释义:
本诗以淇水边的绿竹起兴,赞美了卫国的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诗中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比喻,形容君子文采斐然、品德高尚;通过“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等描写,展现了君子服饰华美、举止端庄的形象。
赏析:
《卫风·淇奥》是一首赞美君子品德与风度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君子在学问、品德、外貌等方面的卓越之处,特别是“上为镣琫下珧珌,粲如珠玑耀朝日”一句,以精美的玉器比喻君子的服饰和气质,形象地描绘了君子光彩照人的形象,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卫风·淇奥》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经》的成书年代和地域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卫国地区流传的民歌或宫廷乐章,卫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是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卫国社会中,君子文化盛行,人们崇尚品德高尚、文采斐然的人物。《卫风·淇奥》的出现,可能是为了赞美当时卫国社会中的某位杰出人物,或者是对君子品德的一种普遍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