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宝刀吟
唐·李贺
吾宗宝刀清如水,东夷昔时献天子。
龙光乍现映乾坤,寒气森森透骨髓。
斩蛟破魍显神威,护国安邦立奇志。
今朝挂壁空自鸣,何时重见英雄气。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才华横溢,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被剥夺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一生郁郁不得志,只做过从九品的小官,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瑰丽,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被誉为“诗鬼”。
译文
我家的宝刀清澈如水,这是东夷过去献给天子的宝物,刀光如龙,乍现时映照天地,寒气逼人,直透骨髓,它能斩蛟除妖,展现神勇,护佑国家,立下非凡志向,如今这把刀挂在墙上,空自鸣响,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它伴随英雄出征的豪迈气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把宝刀的清丽与威猛,寄托了诗人对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向往,宝刀象征着忠诚与勇敢,其清澈如水,既展现了其纯洁无瑕,又暗示了它的锋利无比,东夷献刀给天子,象征着异族对中原王朝的敬畏与臣服,刀光龙现、寒气森森,则进一步强化了宝刀的神奇与威力,斩蛟破魍,护国安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英雄辈出的渴望,而宝刀挂壁空鸣,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悲哀。
赏析
这首诗以宝刀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忧国忧民之情,宝刀的清澈与锋利,不仅是对其物质属性的赞美,更是对其精神内涵的颂扬,诗人通过宝刀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主义的崇尚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宝刀挂壁空鸣的意象,也巧妙地反映了诗人个人命运的坎坷与无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深度。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的时代,诗人虽然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一生郁郁寡欢,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把宝刀的辉煌与落寞,寄托了自己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宝刀的清丽与威猛,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也是他对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