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杜甫
西风吹叶满长安,
深愧壮心轻远适。
自嫌憔悴听悲笳,
寒日暮云愁不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西风吹落了满城的树叶,
我深感惭愧,曾轻易放弃了远大的抱负而远走他乡。
自己已憔悴不堪,再听到那悲凉的胡笳声,
寒冷的日光与傍晚的云彩交织,心中的愁绪久久不散。
释义
西风吹叶满长安:描绘了秋天西风萧瑟,落叶满城的景象,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飘零。
深愧壮心轻远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轻易放弃远大理想,选择远离故土和事业的深深愧疚。
自嫌憔悴听悲笳:诗人自感憔悴,听到悲凉的胡笳声更添愁绪,反映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寒日暮云愁不散:寒冷的日光和傍晚的云彩交织,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消散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秋日里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和感慨,首句以秋风落叶起兴,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曾经轻易放弃远大理想的深深愧疚,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愁苦,通过“悲笳”这一意象,诗人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悲凉和痛苦,以“寒日暮云愁不散”作结,将诗人的愁绪推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异乡之时,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晚年更是颠沛流离,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曾经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