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曲江二首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乃知古来人间世,十常八九不如意。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等职,杜甫早年曾游历四方,并曾应试不第,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晚年漂泊西南,最终在四川夔州病逝,享年五十九岁(虚岁六十),杜甫的诗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被誉为“诗史”。
译文
回到朝中后天天典衣沽酒,每日到江头独酌,喝得酩酊大醉便回家,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蝴蝶在花丛中穿行,时隐时现;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由此可知,自古以来人间世事,总是十有八九不尽如人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典衣沽酒、江头独酌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乃知古来人间世,十常八九不如意”更是直接点明了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世事艰难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典衣沽酒、江头独酌的场景,展现了其豁达不羁、超脱世俗的性格特点,诗人也通过“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最后两句“乃知古来人间世,十常八九不如意”更是将诗人的思考推向了更深的层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杜甫已经历了安史之乱等社会动荡,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诗人也面临着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如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展现了其豁达不羁、超脱世俗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