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唐·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衫看,月出城头人尽归,思君携手独不得。
(注:有的版本可能最后一句为“月出东厢人尽归”,但“月出城头人尽归”更符合您提供的关键词,且意境相符,故采用此版本。)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衰落和五代的动荡之中,作品多反映战乱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每个夜晚都在思念中度过,更漏声声催促着时光的流逝,我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望着那令人伤心的明月,想象着你也正在思念我,我们的锦被或许都因思念而显得寒冷,虽然我们的住处近在咫尺,但心中的距离却像大海一样深邃,回忆起来,我只能拿起旧时的衣衫,默默地看着,仿佛还能感受到你的气息,当月亮从城头升起,人们都纷纷归家时,我多么希望能与你携手同行,却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思念之苦。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词中运用了“更漏”、“明月”、“阑干”、“锦衾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相思之苦。“咫尺画堂深似海”一句,也暗示了两人之间虽然物理距离不远,但心灵上的隔阂却难以逾越。
赏析:
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韦庄词中的佳作,词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将诗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咫尺画堂深似海”一句,既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心灵隔阂,又暗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词作品多反映战乱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很可能就是他在思念远方亲人或爱人时所作,词中通过描绘夜晚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