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三十六陂冰雪解,鱼龙鳞鬣动春风。(此句为后人化用或联想,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需要,我们将其融入整体意境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力图富国强兵,减轻人民负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见长,风格峻切豪放,语言简练遒劲,晚年退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
译文
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勃生机,满树妖娆艳丽的花朵各自占据着春色,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也应飞入清澈的水中,胜过那路旁的花,落了,还被车马碾作灰尘。
(对于“三十六陂冰雪解,鱼龙鳞鬣动春风”的联想:广阔的湖面上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风拂过,水中的鱼龙仿佛也随着春风摇曳生姿,鳞鬣闪烁,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北陂杏花的坚韧高洁相映成趣。)
释义
此诗以杏花为题材,通过描写北陂杏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诗人虽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品格的志向,前两句描绘了杏花与春水的和谐共生,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杏花即使凋零也不失高洁,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赏析
王安石此诗以物言志,借杏花表达了自己虽历经政治风波,但仍坚守节操,不愿妥协的高尚情操,诗中“一陂春水绕花身”描绘了杏花生长的环境,既展现了春水的柔美,也暗示了杏花的生命力;“花影妖娆各占春”则直接赞美了杏花的美丽与生机,后两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杏花即使遭遇不幸,也要保持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
“三十六陂冰雪解,鱼龙鳞鬣动春风”虽非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整体意境中,更增添了诗歌的生动与广阔,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与杏花的高洁品格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变法失败,退居金陵之后,面对政治上的挫折,王安石并未消沉,而是以一种更加坚韧和高洁的态度面对生活,他通过描写北陂杏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品格的志向。“三十六陂冰雪解,鱼龙鳞鬣动春风”的联想,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