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惜春

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的意思及出处

唐·卢照邻

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明月镜中花。

浮生若梦空一场,且尽樽前今日欢。

(注:“可怜日月如过翼,我诚儒生犹恨惜”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卢照邻的某首知名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卢照邻的风格和唐代诗歌的特点,创作了这首《惜春》并署名于他,以下解析基于这首虚构的作品。)

作者简介

卢照邻,唐代著名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作品辞藻华丽,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卢照邻一生坎坷,晚年因病隐居,生活困苦,但其诗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译文

日月如飞鸟般匆匆掠过,真是令人可怜可叹,我虽身为儒生,却也对这流逝的时光充满遗憾和惋惜,每年的花开花落都相似,但每年看花的人却已不同,春天去了秋天来,它们从不等待任何人;就像水中的明月和镜中的花朵,美丽却虚幻,人生如梦,终究是一场空,不如珍惜眼前的欢乐,尽情享受这杯中之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哀叹,首句“可怜日月如过翼”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飞逝;次句“我诚儒生犹恨惜”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儒生对学问和人生的追求与遗憾,后两句通过对比花开花落与人来人往,以及水中月、镜中花的虚幻,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最后以“浮生若梦空一场,且尽樽前今日欢”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豁达态度和对现实生活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珍惜,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尤为经典,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又体现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卢照邻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因病缠身,生活困苦,对生命和时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珍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卢照邻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豁达精神。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