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城叹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伏羲以来三万年,此城此墓几变易。
风烟滚滚掩故道,岁月悠悠埋遗迹。
青石路边荒草长,白骨堆中野狐泣。
人间兴废如浮梦,唯有青山不改色。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抒发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沉郁顿挫,意境深远,虽在唐代诗坛上并非显赫之名,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自伏羲时代至今已有三万年之久,这座城池和其中的坟墓已经经历了多次变迁,风烟滚滚,掩盖了昔日的道路;岁月悠长,埋没了无数的遗迹,青石路边,荒草萋萋;白骨堆中,野狐悲泣,人间的兴衰更替如同浮梦一般短暂,只有那青山依旧,不改其色。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古城和古墓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伏羲以来三万年”一句,既是对时间的漫长感慨,也是对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而“此城此墓几变易”则直接点出了古城和古墓的多次变迁,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风烟、岁月、荒草、白骨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悲凉,最后以“人间兴废如浮梦,唯有青山不改色”作结,既是对人间兴废的无奈感慨,也是对青山永恒的赞美。
赏析
本诗以古城和古墓为题材,通过描绘其变迁和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历史沧桑和人生悲凉的氛围得以充分展现,诗人以青山为对比,突出了人间兴废的短暂和无常,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本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或许是在游历古城时,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又或许是在阅读历史典籍时,诗人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产生了深刻的感慨,从而写下了这首诗歌,无论如何,本诗都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