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意
唐·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二草心,能识主人涯。
春色三分入戍楼,二分明月古扬州。
玉笛横吹闻何处,汉城胡笳向谁愁。
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汉家天子今无怒,时事虽闻心不恶。
君恩自浅限风波,羊车一去长青苔。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你就像那攀援的女萝草,我则是柔弱的菟丝花,柔软的枝条不能自己挺立,只能随风摇摆,依附于你,我们像那百丈高的松树和缠绕其上的藤蔓,紧紧相依,成为了一家人,可是谁又能理解我们这两株小草的心意,能知道我们与主人的关系深浅呢?春色被戍楼分去了三分,而扬州的明月则占去了二分,玉笛声从何处传来?汉城的胡笳又向谁倾诉哀愁?延年有个妹妹容貌如花,十四岁就被选入君王之家,她亲自教习碧玉跳舞,不惜将珍贵的珊瑚赠与他人,如今汉家天子已不再发怒,虽然时事纷扰,但他的心中并无恶感,只是你的君恩太浅,命运多舛,那羊车一去,便长满了青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一句,描绘了延年之妹的美丽和不幸的命运,被选入君王之家,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和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诗人通过女萝草和菟丝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缠绵和依附,通过延年之妹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不幸命运,诗中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爱情的赞美,又有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追求自由、浪漫和爱情,但现实却常常给他带来挫折和无奈,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延年之妹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同情和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这一名句,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而是融合了多个意象和情节,共同构成了这首富有深度和广度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