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战祸叹》
唐·李暮云
盘龙七社万户余,卵覆巢倾在一呼。
铁骑如飞尘蔽日,伸臂猛士血染途。
山河破碎人离散,烽火连天夜无眠。
但愿苍生皆得乐,何时战火息烽烟。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唐宪宗至唐穆宗年间,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是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深沉,虽然他的作品传世不多,但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译文
盘龙般的村庄连绵不绝,有七社之多,万户人家安居乐业,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如同鸟巢被覆、卵被打碎,一切都化为乌有,在一声号召下,敌军如潮水般涌来,铁骑奔腾,尘土飞扬遮蔽了天空,勇士们奋勇抵抗,伸出臂膀,誓死保卫家园,但鲜血却染红了道路,山河破碎,人们流离失所,烽火连天,夜晚也无法安宁,只愿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乐的生活,不知何时这战火才能熄灭,烽烟才能散去。
释义
“盘龙七社万户余”描绘了和平时期村庄的繁荣景象;“卵覆巢倾在一呼”则形象地比喻了战争的突然爆发和破坏力之大;“伸臂猛士血染途”展现了勇士们英勇抵抗的悲壮场面;“山河破碎人离散”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繁荣与战乱时期的破败,强烈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盘龙七社万户余”与“卵覆巢倾在一呼”的对比,既形象又深刻,让人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诗人对勇士们英勇抵抗的描绘,也展现了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李暮云身处乱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