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连类成语的释义

托物连类成语的释义是指通过描绘某一事物,引申、联想到其他相关的事物或道理,形成一种比喻或象征的表达方式。这种成语通常富有哲理性和形象性,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1、托物连类的拼音

托物连类成语的释义

tuō wù lián lèi

2、托物连类的释义

托物连类是指通过描述某一具体事物来引申、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类似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是一种借物喻理、触类旁通的修辞手法。

3、托物连类的出处

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其中虽未直接提及“托物连类”四字,但“触类而长之”等表述已蕴含了托物连类的思想,后世文献中逐渐形成了“托物连类”这一成语。

4、托物连类的例句

诗人常常通过托物连类,以花喻人,以月寄情,表达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5、托物连类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托物连类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诗词、散文等体裁中,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来引申出更深层次的含义或哲理,它也可以用于日常交流或写作中,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6、托物连类的示例

如古诗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以明月为托,连类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7、托物连类的近义词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伸触类、因小见大等,这些词语都含有通过某一事物联想到其他相关事物或道理的意思。

8、托物连类的反义词

就事论事、孤立无援、就事说事等,这些词语强调只关注当前事物本身,而不进行联想或引申,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托物连类”本身是一种修辞手法或思维方式,其反义词可能并不完全对应其字面意义,而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表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