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常系屋南溪,会当乘兴江南去。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江南曲

扁舟常系屋南溪,会当乘兴江南去。的意思及出处

唐·储光羲

日暮江南烟水寒,扁舟常系屋南溪。

故人何处在,会当乘兴江南去。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唐代著名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转冯翊县尉,迁太祝、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乱平被贬,后出为司户参军,终安宜尉,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隐逸生活与山水景色,风格朴实自然,语言洗练,意境清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译文

傍晚时分,江南的水面上弥漫着寒冷的烟雾,我的小船常常停泊在屋南的溪边,老朋友啊,你现在身在何方?等到我兴致高涨的时候,一定会乘船前往江南,去寻找你的踪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日暮江南烟水寒”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次句“扁舟常系屋南溪”则点明诗人常居之地,以及他对江南的依恋之情,后两句“故人何处在,会当乘兴江南去”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想要前往江南寻找友人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暮色、烟雾、水波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诗人以“扁舟”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的依恋和对自由的向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心弦,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含蓄又直接,既有景又有情,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储光羲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在唐代,江南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储光羲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诗人,对江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他更加怀念江南的美好时光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