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何为抱奇术,轻去故乡踏长路。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别内赴征三首·其一

夫君何为抱奇术,轻去故乡踏长路。出自哪首诗?

唐·陈子昂

夫君何为抱奇术,轻去故乡踏长路。

空使妾身守空闺,愁看白日衔山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又称他为“陈拾遗”。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陈子昂是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主张诗歌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作风格雄浑豪放,语言质朴自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也是一位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曾担任过官职,但仕途并不顺利。

译文

夫君啊,你为何怀揣着奇异的才能和技艺,轻易地离开了故乡,踏上了漫长的旅途?只留下我独自守在这空荡荡的闺房里,忧愁地看着太阳西下,渐渐消失在山的那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诗中,“夫君何为抱奇术”一句,既是对夫君才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夫君离家远行的不解和无奈。“轻去故乡踏长路”则直接描绘了夫君离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夫君的思念和担忧。“空使妾身守空闺,愁看白日衔山去”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她只能独自守在空闺中,看着太阳西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忧伤。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细腻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夫君何为抱奇术”的设问,既表达了对夫君才华的认可,也流露出对夫君离家的不舍和无奈,而“轻去故乡踏长路”一句,则通过“轻”字与“长路”的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沉重和艰辛,后两句则通过“空闺”和“白日衔山去”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子昂在离别故乡和亲人,踏上仕途时所作,当时,他怀揣着理想和抱负,离开了熟悉的故乡和亲人,踏上了漫长的旅途,在离别之际,他深感内心的矛盾和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眷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