譍门见客僧如鹿,席地围炉火自红。的释义

诗词原文

山居

譍门见客僧如鹿,席地围炉火自红。的释义

唐·贾岛

譍门见客僧如鹿,席地围炉火自红。

窗外雪飞寒未已,茶烟袅袅绕孤松。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峭瘦硬,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人称“贾岛体”,他善于推敲字句,有“推敲”的典故传世。

译文

回应门铃来访的客人,僧人(或指贾岛自己,因他也曾为僧)像鹿一样轻盈地走出,地上铺着席子,围炉而坐,炉火自己燃烧得通红,窗外雪花纷飞,寒意未消,而室内茶香袅袅,缭绕在孤松之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句“譍门见客僧如鹿”,以鹿喻僧(或自喻),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次句“席地围炉火自红”,则通过围炉取暖的场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温馨与自在,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僧如鹿”、“炉火自红”、“雪飞寒未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淡泊的氛围。“僧如鹿”的比喻尤为生动,既表现了僧人的清高脱俗,又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炉火自红”则象征着内心的温暖与坚定,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保持一份从容与淡定,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曾长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晚年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僧侣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艺术风格,即注重字句的推敲与意境的营造,追求诗歌的精炼与深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