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惮登临探奇险,恐君他日亦藏书。的解释

诗词原文

探奇险

莫惮登临探奇险,恐君他日亦藏书。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峭壁摩天路欲迷,

莫惮登临探奇险。

山川与我共灵性,

恐君他日亦藏书。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人的真性情,反对当时盛行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诗风,他的诗文不拘一格,清新自然,被誉为清代文坛的奇才。

译文

陡峭的山壁高耸入云,道路曲折使人迷失方向,

不要害怕攀登,去探索那些奇妙的险峻之地。

山川与我一样,都拥有灵性,

恐怕你日后也会像我一样,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成为藏书的一部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险峻山川时的无畏精神,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峭壁摩天路欲迷”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和道路的曲折;次句“莫惮登临探奇险”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三句“山川与我共灵性”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认为山川与自己一样具有灵性;末句“恐君他日亦藏书”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有人能将这份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探索精神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山川的险峻和道路的曲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氛围,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认为山川与自己一样具有灵性,这种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末句“恐君他日亦藏书”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有人能将这份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记录下来,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游历山水之间,面对险峻山川时心生感慨而作,袁枚一生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山水,他的许多诗作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和游历经历,这首诗正是他在游历过程中,面对险峻山川时的一种内心感受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探索精神的赞美,也可以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