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塞云委地如泼墨,恶风吹沙变黄黑”,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十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十二
清代:纪昀
塞云委地如泼墨,恶风吹沙变黄黑。
天山雪水灌田畴,千畦万顷皆膏泽。
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献县)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他学识渊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纂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诗文作品亦颇丰,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传世。
译文:
边塞的乌云低垂如同泼洒的墨水,狂风肆虐吹起沙尘使天地变得黄黑一片,天山上的雪水却灌溉着广袤的田野,使得成千上万的田地都得到了丰沛的滋润。
释义:
首句“塞云委地如泼墨”描绘了边塞地区乌云密布、低沉压抑的景象,用“泼墨”来形容云的浓厚和密集,形象生动,次句“恶风吹沙变黄黑”则进一步渲染了恶劣的天气条件,狂风卷起沙尘,使得天地之间变得昏暗不明,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描述了天山雪水对农田的滋养,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另一面。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的自然环境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美好,前两句通过描绘乌云和狂风,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恶劣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描述天山雪水的滋养,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张力,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纪昀在乾隆年间曾在新疆地区任职,亲身经历了边塞的艰苦生活,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新疆任职期间,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感受的写照,通过描绘边塞的恶劣天气和天山雪水的滋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边疆地区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纪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在边疆任职期间的深刻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