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明王打球图
唐·杜甫
十年日驰骋,汗血万里行。
王师陷东郡,玉辇失西巡。
虏骑数来往,胡尘满旆旌。
我生不及开元时,犹喜此图今见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十年来驰骋疆场,汗血宝马跑遍万里。
王师的军队沦陷在东郡,皇帝的玉辇无法西巡。
敌人的骑兵频繁往来,胡人的尘土飞扬,战旗飘扬。
我出生的时候已经赶不上开元盛世,但如今还能有幸看到这幅描绘盛世景象的图画,真是令人欣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明王打球的图画,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与后来的战乱,诗中前几句描述了明王(可能指唐玄宗)在盛世时骑马打球的盛况,以及后来安史之乱后国家陷入动荡的悲惨景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和对这幅图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开元盛世的繁荣与后来的战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盛世景象的怀念,诗中“十年日驰骋,汗血万里行”描绘了明王打球的盛况,展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与活力,而“王师陷东郡,玉辇失西巡”则揭示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动荡与不安,最后两句“我生不及开元时,犹喜此图今见之”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和对这幅图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杜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带来的国家动荡和人民疾苦,这首诗可能是杜甫在看到一幅描绘开元盛世时期明王打球的图画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盛世景象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