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弄瓦诗
唐·李商隐
昔闻吉梦占罴熊,今见得子如阿戎。
玉骨冰肌真绝代,眼明眉秀更鲜丰。
笑啼声里人皆喜,舞蹈庭前树亦动。
自笑为儒逢世难,独将诗礼付儿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从前听说吉祥的梦能预示生男育女,如今我见到儿子就像阿戎一样可爱,他有着如玉般洁白、冰般清透的肌肤,真是绝代佳人般的容貌;眼睛明亮,眉毛清秀,更显得他气质非凡,他的笑声和哭声都让人心生欢喜,他在庭院里舞蹈时,连树木都仿佛随着他的节奏轻轻摇曳,我自嘲自己作为儒生遭遇时局艰难,只能将诗书礼仪这些精神财富传授给孩子们了。
释义
这首诗是李商隐为庆祝得子而作,首句“昔闻吉梦占罴熊”引用了古代以梦见熊罴为生男的吉兆的典故;次句“今见得子如阿戎”中的“阿戎”是对侄儿的昵称,这里用来形容儿子可爱,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儿子的外貌和神态,以及他带来的喜悦,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时局艰难的感慨,以及对儿子的期望和寄托。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儿子的喜爱和期望,诗中既有对儿子外貌和神态的细腻刻画,又有对自己遭遇时局艰难的感慨和无奈,情感层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诗人通过“吉梦占罴熊”等典故的运用,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虽然有着满腔的热情和抱负,但却难以施展才华,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得子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对儿子的期望,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