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凌兢树
唐·李商隐
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犹藏万岁烟。
寒霜来时叶未凋,春风过处花更妍。
孤根独立荒郊外,千干横斜映碧天。
莫道此树无颜色,夜深月照影婵娟。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译文
高高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仿佛倚靠着北斗星;低矮的树枝仍然藏着万年不散的烟雾,即使寒霜降临,树叶也不凋零;春风拂过,花朵更加娇艳,孤独的树根独立在荒郊野外,千百根枝干横斜着映照着碧蓝的天空,不要说这棵树没有颜色,夜深人静时,月光照耀下的树影是多么美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赞美,高枝凌兢倚北斗,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低枝犹藏万岁烟,则暗示着生命的永恒和持久,寒霜来时叶未凋,春风过处花更妍,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力的顽强和生生不息。
赏析
这首诗以树为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树的坚韧和生命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高枝凌兢倚北斗”与“低枝犹藏万岁烟”的对比,既突出了树的高大和坚韧,又暗示了生命的永恒和持久,诗人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棵树的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商隐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和向往,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创作的虚构作品,但它仍然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在赏析和解读时,我们可以结合李商隐的诗歌特点和创作背景来进行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