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汉江临眺

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楚地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

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水雾中时时隐现。

波涛汹涌城郭仿佛飘江上,大浪翻滚远空好似在摇荡。

早就听说襄阳风光多美好,特此来畅游山水境地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汉江壮阔而秀美的景色,前四句写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气势,后四句描绘汉江两岸的景物,展现了汉江流域的山川之美。“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土的向往之情,以及见到襄阳山水美景后的喜悦之情。

赏析

王维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的手法,将汉江的山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总写汉江地势,颔联分写山水,颈联写俯仰所见,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语言流畅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王维在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前后曾出使襄阳,这首诗就是他在襄阳期间所作,当时,王维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对自然山水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热爱,在襄阳期间,他饱览了襄阳的山水风光,对襄阳的风土人情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汉江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位山水诗人的卓越才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