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自然之乐
朝代:清代
作者:李颙
真诠自然本简易,不在劳形勤补脑。
山水清幽得真趣,心无挂碍自逍遥。
作者简介
李颙(1627年-1705年),字中孚,号二曲,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讲学,主张“明体适用”,强调实践道德,反对空谈,李颙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影响深远,对后世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一生著作颇丰,涉及哲学、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
译文
真正的道理本就自然简易,不需要费尽心力去劳神伤脑,在清幽的山水之间,能够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心中没有牵挂和阻碍,自然就能逍遥自在。
释义
“真诠自然本简易”指的是真正的道理或真理是自然而成的,简单易懂,不需要人为地复杂化或过度解读。“不在劳形勤补脑”则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度耗费精力和脑力,应该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山水清幽得真趣”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美好,暗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找到真正的乐趣和内心的平静。“心无挂碍自逍遥”则表达了内心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状态,是追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最终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理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对比“劳形勤补脑”与“自然本简易”,强调了追求真理应该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描绘清幽的山水环境和内心无挂碍的状态,展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平静和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颙的学术思想和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理学家和教育家,李颙一生致力于讲学和研究真理,他主张“明体适用”,强调实践道德和反对空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真理和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颙在追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感悟,通过这首诗,他希望能够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保持内心平和与宁静的人生哲学,为后人提供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