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成语的释义指的是空有其名声,而无实际内容或能力,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只有表面的名声或称号,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与之相符的实质或能力,是一种名不符实的状态。
1、徒有虚名的拼音:
徒有虚名:tú yǒu xū míng
2、徒有虚名的释义:
徒有虚名指的是空有其名声,实际上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品质或成就,形容某物或某人只有名声在外,而实际并无实质内容或价值。
3、徒有虚名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二十三:“那知这官职,原系兵部尚书蔡京,私下受了三千贯钱,买嘱吏部,注做这个官爵,送与他侄儿蔡攸的,蔡攸原是蔡京掌中明珠,爱他风流博浪,才貌无双,不惜价钱,买官与他做,那知竟是徒有虚名。”
4、徒有虚名的例句:
这家公司虽然名声在外,但实际上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都一般,真是徒有虚名。
5、徒有虚名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只有名声而无实际价值或能力。
6、徒有虚名的示例:
- 某些网红餐厅虽然在网络上名声大噪,但亲自去品尝后发现味道一般,真是徒有虚名。
- 这部被吹捧得天花乱坠的电影,看完后却发现情节平淡无奇,演员演技也一般,真是徒有虚名。
7、徒有虚名的近义词:
- 名不副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
-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 虚有其表: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
8、徒有虚名的反义词:
-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 名至实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