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城市山林俱寓目,问君底处足消忧。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秋。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未仕,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释文珦的诗作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宋代禅宗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幽静的山林,都映入我的眼帘,试问君子,哪里才是足以消除心中忧愁的地方呢?清风明月这些自然之景无人管束,它们一同构成了南楼上那独特的秋日韵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心灵归宿的探寻,首句“城市山林俱寓目”描绘了诗人既见过城市的繁华,也领略过山林的幽静,视野开阔,次句“问君底处足消忧”以设问的形式,引出诗人对心灵归宿的思考,后两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秋”则通过描绘清风明月的自然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秋日图景,诗人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清风明月的自然之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作为一位僧人,对世俗纷扰有着深刻的体悟和超脱的态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对心灵归宿的探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