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遗篇寂寞论心少,一见吾人意已倾。
(注:“遗篇寂寞论心少,一见吾人意已倾”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入与改编,原诗中对应位置为“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职,晚年出家为僧,他的诗作以精炼、深邃著称,善于在平凡事物中发掘不平凡的意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相伴,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的色彩,移动石块,仿佛触动了云层的根基,留下的诗篇中透露出寂寞,谈论心事的人稀少,但一见到你,我的心意便已完全倾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前六句细腻地刻画了幽居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己的渴望,以及见到友人后的喜悦与倾慕。
赏析
“遗篇寂寞论心少,一见吾人意已倾”这两句,是改编后的点睛之笔,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在寂静的幽居中,诗人或许常常独自品味着过往的诗篇,感叹知音难觅,但一旦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份深藏的情感便如泉涌般倾泻而出,展现了诗人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虽然“遗篇寂寞论心少,一见吾人意已倾”并非贾岛原诗内容,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情感表达可能源于贾岛自身的生活经历,作为一位仕途不顺、生活清贫的诗人,贾岛在追求诗歌艺术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理解与共鸣,在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或许正是这份对友情的渴望与珍视,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两句是改编后的内容,因此在具体的创作背景上可能与贾岛的原意有所出入,但整体上仍保持了贾岛诗歌的风格与情感色彩。